直营数据指标体系
结果指标
过程指标
模块指标解释
成交
成交额(GMV):消费者实际支付的费用,包含红包,不包含购物券,优惠券等抵押金额
日均成交GMV 每日成交GMV
- 行业成交额天猫国际整体成交额,包含直营跨境大贸,平台跨境大贸
- 平台成交额限制intl_type为(1,22),仅统计平台商家的成交产出
- 直营成交额限制intl_type为(31,32),仅统计直营大贸跨境的成交产出
- 聚划算成交额天猫国际商品通过聚划算产生的成交额
成交渗透率当前成交占目标平台的成交比值
- 直营渗透国际直营成交额/国际行业成交额
- 国际渗透全球购国际行业成交额/(国际行业+全球购)成交额
流量
UV:访问某一页面的独立访客数,按照业务场景去重
PV:消费者访问某一页面的次数
IPVUV:访问detail商品详情页的独立访客数
IPV:访问detail商品详情页的次数
日均IPVUV:一段时间内每日去重后的detail访客数的均值,成交驱动核心指标
日均购买UV:一段时间内每日去重后的购买用户数的均值,成交驱动核心指标
成交驱动
日均浏览转化率:指来访的用户有多少访问了商品详情页,用于考核页面引导效率,=日均IPVUV/日均UV
日均购买转化率:用于判断商品的转化能力,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判断是否购买标准,=日均购买UV/日均IPVUV
日均客单价:反馈单个消费者当天的贡献水平,=日均成交金额/日均购买UV
月客单价:反馈消费者月销售能力,跟购买频次相关,=当月成交金额/当月去重后的购买UV
日均成交笔数:当日消费者累计购买的子订单数,猫超业务以父订单计算,菜鸟计算包裹量可以参考父订单数
日均成交件数:当日消费者累计购买的前端商品件数,前端5件(a+b)组套统计依然是5,但是后台货品件数是10件
日均笔单价:等于日均成交额/日均成交笔数
日均件单价:等于日均成交额/日均成交件数
IPVUV价值等于日均成交额/日均IPVUV =日均转化率 * 日均客单价
成交趋势
YTD GMV 财年4月1日开始截止当前的成交总额
QTD GMV 每个季度1号开始截止当前的成交总额
MTD GMV 每月1号开始截止当前的成交总额
WTD GMV 周一截止当前的成交总额
YTD YOY 本财年累计GMV/上一财年同期累计GMV-1
QTD同比本季度累计GMV/上一财年同季度累计GMV- 1
MTD同比本月累计GMV/上一财年同月累计GMV-1
WTD同比本周累计GMV/上一财年同周累计GMV-1
MTD环比本月累计GMV/上月累计GMV - 1
WTD环比本周累计GMV/上周累计GMV - 1
商家
商家分层
- 成交额分类 GSKA/SKA/KA/核心腰部商家/普通腰部商家/底部商家,来源天猫指数,包含6个考核模块
- 品牌管理分类 ATE/JBP
- 入驻/成交时间分类新商家,老商家,流失商家
- 商家体量分类微商家(月成交1万以下)、小商家(1-10万)、普通商家(10-100万)、中商家(100-500万)、大商家(500-1000万)、超大商家(1000万以上)
商品
在线商品数:限制当前商品在前端有露出,条件is_online= Y
成交商品数:统计周期内,成交金额大于0的商品种类数
日动销率:当日成交商品数/当日在线商品数,BI衡量业务动销指标
月动销率:当月成交商品去重数量/当月在线商品去重数量,用于采购及行业端评估不动销商品并及时跟进处理
月单品产出:当月成交金额/当月成交商品数,不同行业月产出不一样,是商品效率的一项考核指标
商品分层
根据过去3个月的历史成交额,剔除全年5次S级大促,按照成交金额占比60%,20%,10%,10%划分商品四个层级,超爆款,爆款,浅爆款,长尾款;
货品分层
根据商品分层+前后端映射关系,按照超爆款》爆款》浅爆款》长尾款的优先级顺序,映射出商品对应货品的货品分层结构,
20190220更新,3月1日生效
1.计算逻辑: 依据天猫国际直营最近12个月,即2018.2-2019.1每个月的成交SKU(item的下一级)在各个月份的成交占比。
规则一:
- 按照成交占比60%,20%,10%,10%定义超爆款、爆款、浅爆款和长尾款;
- 取数对应美妆、宠物、服饰标品、个护、家清、家居、食品、数码 8个二级行业商品数占比为10%;
- 取数对应服饰非标,酒水,母婴标品,母婴非标 4个二级行业商品数占比为6%
规则二:
全店每月10%SKU数贡献了60%成交额,对应门槛值为120000,设定最小门槛值为全店标准值的50%,即60000,设定最高门槛为全店标准的300%,即360000。设立上下限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更多行业提升单品产出,而非拉平占比。
行业 | 超爆款(原版) | 超爆款(10/10)19年2月版 | 爆款(4/10) | 浅爆款(1/10) |
---|---|---|---|---|
数码家电 | 100000 | 200000 | 80000 | 20000 |
母婴标品 | 300000 | 360000 | 144000 | 36000 |
美妆 | 100000 | 200000 | 80000 | 20000 |
医药保健 | 100000 | 100000 | 40000 | 10000 |
食品 | 70000 | 60000 | 24000 | 6000 |
宠物 | 50000 | 60000 | 24000 | 6000 |
个护 | 50000 | 70000 | 28000 | 7000 |
家清 | 50000 | 60000 | 24000 | 6000 |
服饰标品 | 50000 | 60000 | 24000 | 6000 |
服饰非标 | 50000 | 60000 | 24000 | 6000 |
家居家纺 | 100000 | 60000 | 24000 | 6000 |
酒水 | 50000 | 60000 | 24000 | 6000 |
母婴非标 | 70000 | 80000 | 32000 | 8000 |
2. 新标准预估商品分层
主要影响的数码家电和美妆两个行业,标准从10万提升至20万,爆款数占比下降。母婴标品单品产出增长很好,60%的商品成交已经达到了50万,依据规则下降至36万上限。
—————————————————-2018年历史规则————————————————
一、商品分层
1.1 分层逻辑
step1. 获取过去12个月的历史数据,剔除财年内“618年中促”、”双11”、“双12”,”年货节”,“38女王节”5个S级大促节点,细化到每天日均成交*30天 = 月均成交值。
step2. 按照成交占比(0,60%】超爆款,(60%-80%】爆款,(80%-90%】浅爆款,(90%,100】长尾款的分配比,确认全店超爆款成交门槛值为10万元,同时设定最小门槛值为全店标准值的50%,即5万元作为商品分层的最低门槛。
step3. 细分各个二级行业,了解以二级行业为分组,达到60%的门槛值,低于5万的取5万为最低门槛值。
step4. 由于各个二级行业的爆款、浅爆款、长尾款分层门槛成交额差异较大,因此统一取超爆款的4/10作为爆款门槛,1/10作为浅爆款门槛,获得天猫国际官方直营在2018年4月-10月的分层标准。
行业 | 超爆款(10/10) | 爆款(4/10) | 浅爆款(1/10) |
---|---|---|---|
数码家电 | 100000 | 40000 | 10000 |
母婴标品 | 300000 | 120000 | 30000 |
美妆 | 100000 | 40000 | 10000 |
医药保健 | 100000 | 40000 | 10000 |
食品 | 70000 | 28000 | 7000 |
宠物 | 50000 | 20000 | 5000 |
个护 | 50000 | 20000 | 5000 |
家清 | 50000 | 20000 | 5000 |
服饰标品 | 50000 | 20000 | 5000 |
服饰非标 | 50000 | 20000 | 5000 |
家居家纺 | 100000 | 40000 | 10000 |
酒水 | 50000 | 20000 | 5000 |
母婴非标 | 70000 | 28000 | 7000 |
step5 依据不同行业的特殊场景,这对服饰标品中的 ”手表”一级类目和服饰非标中的“饰品”行业设置超爆款门槛值为10万。
1.2 商品分层映射到后端分层
商品分层映射遵循优先级:
- 商品被评级为超爆款,商品映射的货品ID全部为超爆款;
- 商品被评级为爆款,商品映射的货品ID全部为爆款;
- 商品被评级为浅爆款,商品映射的货品ID全部为浅爆款;
- 评级优先级为超爆款 》爆款 》浅爆款。
1.3 超爆款降级标准降级标准
- 上月成交不达标降级:系统上线后,每月1号更新商品分层数据,以过往90天且剔除S级大促活动的成交数据为基础值,计算每月月均成交是否超超爆款标准。如果三个月月均成交超过超爆款标准,但是上月成交未满足爆款标准,则降级为爆款;
- 生命周期为售止货汰换降级: 即使商品符合超爆款标准也降级为爆款;
- 长期连续断货超过28天,从超爆款降级为爆款;
- 手工降级,且降级在下一个周期内需要被算法计算值覆盖。
二、生命周期
2.1 货品生命周期流程
① 货品新建-新品审核:货品新建中;
② 新品审核-新品下单:新品已审核;
③ 新品下单-新品入仓:新品已下单;
④ 新品入仓-入仓90天以后:新品
⑤ 入仓90天以后: 常规
2.2 自动售止/汰换自动售止规则:
① 按货品过去3个月货品成交,仅限常规状态货品,以成交降序排列,末尾成交1%的货品自动标记售止;
② 售止货品直接在系统中标记售止状态以及上次修改时间,售止货品3个月以内不得修改,因此在货品明细表中,需要添加可修改剩余日期;
③ 库控可以手工标记货品为汰换状态,汰换商品永久不能恢复,作为废弃货品,从有效货品池中剔除。
2.3 货品映射到商品规则
- 生命周期需要映射到前端商品,用于前端商品营销;
- 遵循规则:汰换》售止》新品》常规,即如果一个货品映射到多个商品,如果此货品为汰换,则其所对应的所有商品都标记为汰换商品。如果一个货品映射到商品为售止,则该货品对应的所有商品标记为售止。
国际商品分层逻辑
V1.1 分层逻辑20180710
一、初始化计算逻辑
1.1 假设商品在同一时间都存在的情况下,那么所有商品均有成交的公平性排名如何?
取2018年6月1日-6月31日的纯平台成交数据,剔除年货节、38节、618大促后,得到商品在有成交的日期内,国际平台共有55万商品,成交总金额为4.5亿。按照超爆款成交60%,爆款成交60%-80%,浅爆款成交80%-90%,长尾款成交90%-100%的划分阶段区分,国际平台在上半年的超爆款门槛为36000元/月,商品数79342,占比14.4%,成交占比60.4%。
1.2 按二级类目划分过去3个月的成交分布,优先60%标准,设定全店门槛值的一般为最低标准,获得平台各行业的商品分层门槛值
行业 | 超爆款(10/10) | 爆款(4/10) | 浅爆款(1/10) | ||||||||||||||||||||||||||||||||||||||||||||||||||||||||||||
---|---|---|---|---|---|---|---|---|---|---|---|---|---|---|---|---|---|---|---|---|---|---|---|---|---|---|---|---|---|---|---|---|---|---|---|---|---|---|---|---|---|---|---|---|---|---|---|---|---|---|---|---|---|---|---|---|---|---|---|---|---|---|---|
数码家电 | 200000 | 80000 | 20000 | 母婴标品 | 160000 | 64000 | 16000 | 美妆 | 120000 | 48000 | 12000 | 医药保健 | 90000 | 36000 | 9000 | 食品 | 60000 | 24000 | 6000 | 宠物 | 50000 | 20000 | 5000 | 个护 | 50000 | 20000 | 5000 | 家清 | 40000 | 16000 | 4000 | 服饰标品 | 20000 | 8000 | 2000 | 服饰非标 | 20000 | 8000 | 2000 | 家居家纺 | 20000 | 8000 | 2000 | 酒水 | 20000 | 8000 | 2000 | 母婴非标 | 20000 | 8000 | 2000 |
1.3 生效日期
- 所有商品分层计算都已每月1号计算数据为全月基准值,全月不变,仅人工修改可以改变商品分层。
- 货品生命周期状态为实时生效,如果当前修改常规商品为售止商品,则立即生效。
二、商品映射货品逻辑
- 以超爆款》爆款》浅爆款》长尾款的顺序高优先映射,比如前端商品A,由a+b构成,前端商品B由b+c构成,A是超爆款,B是爆款,那么映射到货品即为 a超爆款 b 超爆款 c 爆款。
- 国际货品生命周期:仅用于入菜鸟仓货品进行管理
新品:首次入仓时间在90天以内的货品称为新品
常规:超过90天之后的货品定义为常规
售完即止:由于货品属于供应商,小二没有权利决定哪些货品应该售卖或者废弃,但是可以决定哪些货品应该被管理。所以对于售止的定义不同于直营,仅表示一种状态,与采购补货也只是一种建议关系。售止定义:过去3个月0成交的常规货品转为售止。
汰换清仓:待定
- 修改货品分层需要影响前端商品分层结构,影响逻辑为超爆款》爆款》浅爆款》长尾款的顺序高优先映射。
比如比如前端商品A,由a+b构成,前端商品B由b+c构成,A是超爆款,B是爆款,如果把b从超爆款降级为长尾款,那么A依然是超爆款,B依然是爆款(高级别优先),但如果货品D由货品d构成,那么把d从超爆款修改为浅爆款,那么前端商品D也会变为浅爆款。修改状态次日生效。
三、2019财年上半年更新
依据2018年4月1日-9月30日数据,剔除6月1日-6月20日的618S级大促活动,计算30天成交额,得各个行业的超爆款门槛如下:
行业 | 超爆款(10/10) | 爆款(4/10) | 浅爆款(1/10) |
---|---|---|---|
数码家电 | 80000 | 20000 | 8000 |
母婴标品 | 120000 | 48000 | 12000 |
美妆 | 90000 | 36000 | 9000 |
医药保健 | 70000 | 28000 | 7000 |
食品 | 50000 | 20000 | 5000 |
宠物 | 40000 | 16000 | 4000 |
个护 | 40000 | 16000 | 4000 |
家清 | 30000 | 12000 | 3000 |
服饰标品 | 12000 | 4800 | 1200 |
服饰非标 | 12000 | 4800 | 1200 |
家居家纺 | 12000 | 4800 | 1200 |
酒水 | 12000 | 4800 | 1200 |
母婴非标 | 18000 | 7200 | 1800 |
价格体系
- 日销价在一口价的基础上*店铺折扣
- 大促价 S级大促定价,进口日定价
- 小促价直营自有活动定价
- 双11价双11特定价格,全年最低价
会员累计购买UV 仅用于垂直市场业务,如猫超,直营,历史开店截止当前的累计购买用户数,用于判断店铺累计触达消费者量
会员画像-基础属性
- 年龄身份证解析年龄
- 性别身份证解析性别
- 地域收货地址分布,非注册地址,主要原因大学生迁徙问题
会员画像-行为属性
- 购买频次消费者一段时间内购买次数
- 关联购买习惯消费者在购买某一商品的同是,会在同一天购买其他叶子类目的商品,按照算法计算出关联性系数
- 购买力消费者在过去一年的成交金额等级,搜索团队算法支持
- 购买类目偏好消费者在过去一年在各个二级类目上消费的金额TOP3
- 品牌偏好对自身身份定位,喜欢大众品牌,个性化品牌,无品牌意识还是轻奢品牌
- 件单价定位心里价位预期,常规行业价格带集中度
用户钱包分配比消费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天猫、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分别消费的金额占消费者总金额比值,用于判断消费者对于平台的认可程度
新老客占比过去12个月未购买但在本月有购买,称之为新客,反之则为老客
复购率分布按照消费者第二次购买时间间隔描绘各个行业的消费者购买间隔,用于判断针对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复购率指标
次月复购率当月有购买且下个月购买的用户数/当月购买用户数
三月复购率当月有购买且未来两个月有购买的用户数/当月购买用户数
流量通道一级流量通道手淘宝贝详情、手淘搜索、推荐、基础工具、手淘首页、手淘店铺、广告、买遍全球、导购产品、营销平台
流量计算方式
全引导(覆盖原则) 只要访问过某一通道就算这一通道价值,多算重复率高,全通道加和必定超过100%,大部分情况下采用此方法
直接引导(就近原则) 成交最后一步的流量通道
首次引导(就远原则) 访客第一次访问的流量通道入口结合当天成交,作为成交通道引导。计算复杂,差异不明显,较少使用
全引导IPVUV 通过某一流量通道访问商品detail页的独立访客数
全引导成交金额通过某一流量通道访问商品detail页且产生购买金额
全引导购买UV 通过某一流量通道访问商品detail页且产生购买的独立用户数
全引导转化率等于全引导购买UV/全引导IPVUV
全引导IPVUV价值等于全引导成交金额/全引导IPVUV
全引导客单价等于全引导成交金额/全引导购买UV
基础运营搜索词优化
- 热搜词每日搜索关键词的IPVUV数,细分行业,反馈消费者购买意愿度
- 空搜词消费者搜索后没有商品反馈,主要体现货品丰富度
- 搜索流量分配搜索某些核心热搜词后,流量在各个渠道的分配,如国际,猫超,天猫,全球购,淘宝各自分配的IPVUV
商品详情数据需求
detail数据指标
说明,以下所有数据都需要:当天、最近7天、最近15天、最近30天、最近90天、最近180天、最近365天的数据趋势
分行业(一级类目)、业务场景、来源去向
一、detail
1、detail页面数据统计维度
指标计算口径说明
PV 页面的PV,一个用户访问1个offer算一个PV,而不管这个用户访问这个offer几次除了大盘转化率外,需要细化区分:1、 旺铺来源、搜索来源、猜你喜欢来源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2、各一级类目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3、镇店之宝(可以根据商品标做扩展统计)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
UV 页面的UV
点击PV 从这个页面点击过的下一个页面上进行统计PV
点击UV 从这个页面点击过的下一个页面上进行统计UV
PV点击率点击PV/PV
UV点击率点击UV/UV
跳失率 (UV-点击UV)/UV
人均点击次数点击PV/点击UV
2、转化率细分数据
下单点击转化率所有来源点击下单按钮的UV/UV 除了大盘转化率外,需要细化区分:
下单成功转化率所有来源下单成功的UV/UV 1、 旺铺来源、搜索来源、猜你喜欢来源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
支付点击转化率所有来源点击支付的UV/UV 2、各一级类目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
支付成功转化率所有来源支付成功的UV/UV 3、镇店之宝(可以根据商品标做扩展统计)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
收藏点击转化率收藏点击的UV / UV
收藏成功转化率收藏成功的UV / UV
加购点击转化率加入进货单点击的UV / UV
加购成功转化率加入进货单成功的UV / UV
境内铺货点击转化率境内铺货点击的UV / UV
境外铺货点击转化率境外铺货点击的UV / UV
境内铺货成功转化率境内铺货成功的UV / UV
境外铺货成功转化率境外铺货成功的UV / UV
询单转化率点击询单的UV / UV
3、页面中所有可点击组件的数据统计维度
指标计算口径说明
页面各按钮点击PV 一个用户访问1个offer点击算一个按钮点击PV,而不管这个用户访问这个offer几次,在该按钮上点击几次除了大盘转化率外,需要细化区分:1、 旺铺来源、搜索来源、猜你喜欢来源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2、各一级类目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3、镇店之宝(可以根据商品标做扩展统计)的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
页面各按钮点击UV 该按钮上的点击UV
4、来源去向的数据统计维度
指标 | 计算口径 | 说明 |
---|---|---|
PV 来源占比 | 上一个页面经过一跳引导至 detail 的 PV / PV |
指标计算口径说明
UV来源占比上一个页面经过一跳引导至detail的UV / UV
PV去向占比经过detail一跳引导至下一个页面的PV / PV 去detail、旺铺首页和自营销页、去所有商品页
UV去向占比经过detail一跳引导至下一个页面的UV / UV
二、商品
指标计算口径说明
新增商品数
分行业新增商品数各一级类目下新增商品数
全网有效商品数
发布成功率点击我要发布 / 发布成功数
发布时长
分行业发布成功率各一级类目下发布商品成功率
各项数据指标含义
来自Aplus
DAU 访问APP客户端的独立设备用户数,distinct(设备id)
MAU 近30天访问APP客户端的独立设备用户数,近30天设备id去重
UV活跃率 APP用户的活跃率,DAU/MAU
单uv价值支付金额/DAU
客单价支付金额/支付人数
浏览转化率商品详情页UV/DAU
详情页UV 商品详情页UV
成交转化率支付人数/商品详情页UV
支付金额当天付款金额
支付笔数当天付款子订单笔数
笔单价支付金额/支付笔数
指标计算口径
PV 页面的pv,
UV 页面的uv,
设备UV 页面的设备数,
点击PV 从这个页面点击过的下一个页面上进行统计pv,
点击UV 从这个页面点击过的下一个页面上进行统计uv,
跳失率 (uv-点击uv)/uv
pv点击率点击PV/PV
uv点击率点击UV/UV
人均点击次数点击PV/点击UV
次均停留时长页面的停留时长/PV
次日回访UV t天访问过页面的uv,在t+1天又访问的uv数,该指标在次日才能产出
次日回访率次日回访UV/t天访问UV,该指标在次日才能产出
7日回访UV t天访问过页面的uv,在t+1到t+7天又天又访问的uv数,该指标在t+7日才能产出
7日回访率 7日回访UV/t天访问UV,该指标在t+7日才能产出
人均访问时长(分) 页面访问时长加总/页面UV
直接引导宝贝和全引导宝贝
直接引导宝贝指由当前页面或坑位1*步点击到宝贝详情页,*记录用户ID和宝贝ID,将当天该用户购买了该宝贝的订单作为直接引导宝贝成交。 全引导宝贝指由当前页面或坑位2步内点击到宝贝详情页,记录用户ID、宝贝ID,将当天该用户购买了该宝贝的订单作为全引导宝贝成交。全引导包含直接引导(1步)和间接引导(2步)。
直接引导宝贝指标
指标注释
直接引导宝贝PV 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宝贝详情页的PV
直接引导宝贝UV 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宝贝详情页的UV
直接引导宝贝浏览转化率直接引导宝贝UV/当前页面UV
直接引导宝贝商品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访问商品详情页对应的商品数(按商品ID去重)
直接引导宝贝卖家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访问商品详情页对应的卖家数(按卖家ID去重)
直接引导宝贝GMV笔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面,记录用户ID、商品ID,和当天的订单表中该用户购买该商品的记录关联,关联到的订单作为当前页面的引导订单,计算下单的订单笔数
直接引导宝贝GMV人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下单的人数
直接引导宝贝GMV金额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下单的总金额(原价*数量)
直接引导宝贝有效GMV金额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下单的有效金额,按实际价格计算的金额再去掉店铺优惠券和店铺红包等
直接引导宝贝GMV商品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商品数
直接引导宝贝GMV商品件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商品件数
直接引导宝贝GMV卖家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卖家数
直接引导宝贝支付笔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笔数
直接引导宝贝支付人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人数
直接引导宝贝支付金额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金额,买家实际支付的金额也包括买家的支付宝红包、天猫积分、集分宝等,是在有效GMV的基础上再去掉买家和卖家讨价还价后卖家的减价等。
直接引导宝贝支付商品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商品数
直接引导宝贝支付商品件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商品件数
直接引导宝贝支付卖家数直接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卖家数
直接引导宝贝支付转化率直接引导宝贝支付UV/直接引导宝贝UV
直接引导宝贝支付客单价直接引导宝贝支付金额/直接引导宝贝UV
直接引导宝贝加购人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访问过宝贝后又添加到购物车的人数
直接引导宝贝加购次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访问过宝贝后又添加到购物车的次数
直接引导宝贝收藏次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访问过宝贝后又收藏宝贝的人数
直接引导宝贝收藏人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访问过宝贝后又收藏宝贝的次数
全引导宝贝指标
指标注释
全引导宝贝PV 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面的PV
全引导宝贝UV 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面的UV
全引导宝贝浏览转化率全引导宝贝UV/当前页面UV
全引导宝贝商品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访问商品详情页对应的商品数(按商品ID去重)
全引导宝贝卖家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访问商品详情页对应的卖家数(按卖家ID去重)
全引导宝贝GMV笔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面,记录用户ID、商品ID,和当天的订单表中该用户购买该宝贝的记录关联,关联到的订单作为当前页面的引导订单,计算下单的订单笔数
全引导宝贝GMV人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下单的人数
全引导宝贝GMV金额全引导宝贝口径下,下单的总金额(原价*数量)
全引导宝贝有效GMV金额全引导宝贝口径下,下单的有效金额,按实际价格计算的金额再去掉店铺优惠券和店铺红包等
全引导宝贝GMV商品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商品数
全引导宝贝GMV商品件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商品件数
全引导宝贝GMV卖家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卖家数
全引导宝贝支付笔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笔数
全引导宝贝支付人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人数
全引导宝贝支付金额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金额,买家实际支付的金额也包括买家的支付宝红包、天猫积分、集分宝等,是在有效GMV的基础上再去掉买家和卖家讨价还价后卖家的减价等。
全引导宝贝支付商品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商品数
全引导宝贝支付商品件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商品件数
全引导宝贝支付卖家数全引导宝贝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卖家数
全引导宝贝支付转化率全引导宝贝支付UV/全引导宝贝UV
全引导宝贝支付客单价全引导宝贝支付金额/全引导宝贝UV
全引导宝贝加购次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访问过宝贝后又添加到购物车的人数
全引导宝贝加购人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访问过宝贝后又添加到购物车的次数
全引导宝贝收藏次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访问过宝贝后又收藏宝贝的人数
全引导宝贝收藏人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商品详情页,访问过宝贝后又收藏宝贝的次数
直接引导到店与全引导到店
直接引导到店指由当前页面或坑位1步点击到店铺相关页(店铺页、宝贝详情页、店铺承接页等)的PV,记录用户ID和宝贝ID(或店铺ID),将当天该用户购买了该宝贝、该店铺内的其他宝贝作为直接引导到店成交。 全引导到店指由当前页面或坑位2步内点击到店铺相关页(店铺页、宝贝详情页、店铺承接页等),记录用户ID、宝贝ID或店铺ID,将当天该用户购买了该宝贝、该店铺内的其他宝贝作为全引导到店成交。 全引导包含直接引导(1步)和间接引导(2步)。 *引导到店指标包含引导到宝贝和引导到店铺,口径更加宽泛,适用于衡量可以展现单品、店铺的活动页的整体效果。
直接引导进店指标
指标名称计算口径业务含义
直接引导进店PV 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店铺页、宝贝详情页、店铺承接页等)的PV 对应原“直接引导IPV”指标
直接引导进店UV 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店铺页、宝贝详情页、店铺承接页等)的UV 对应原“直接引导IPV_UV”指标
直接引导进店浏览转化率直接引导进店UV/当前页面UV 对应原”直接引导浏览转化率“指标
直接引导进店商品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访问店铺相关页对应的商品数(按商品ID去重) 对应原”直接引导商品数“指标
直接引导进店卖家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访问店铺相关页对应的卖家数(按卖家ID去重) 对应原”直接引导卖家数“指标
直接引导进店GMV笔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记录用户ID、店铺ID(或商品ID),和当天的订单表中该用户在该店铺(或该商品)的记录关联,关联到的订单作为当前页面的引导订单,计算下单的订单笔数对应原”直接引导GMV笔数“指标
直接引导进店GMV人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下单的人数
直接引导进店GMV金额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下单的总金额(原价*数量)
直接引导进店有效GMV金额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下单的有效金额,按实际价格计算的金额再去掉店铺优惠券和店铺红包等
直接引导进店GMV商品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商品数
直接引导进店GMV商品件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商品件数
直接引导进店GMV卖家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卖家数
直接引导进店支付笔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笔数
直接引导进店支付UV 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人数
直接引导进店支付金额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金额,买家实际支付的金额也包括买家的支付宝红包、天猫积分、集分宝等,是在有效GMV的基础上再去掉买家和卖家讨价还价后卖家的减价等。
直接引导进店支付商品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商品数
直接引导进店支付商品件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商品件数
直接引导进店支付卖家数直接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卖家数
直接引导进店支付转化率直接引导进店支付UV/直接引导进店UV
直接引导进店支付客单价直接引导进店支付金额/直接引导进店UV
直接引导进店加购UV 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宝贝后又添加到购物车的人数
直接引导进店加购次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宝贝后又添加到购物车的次数
直接引导进店店铺收藏UV 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店铺后又收藏店铺的人数
直接引导进店店铺收藏次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店铺后又收藏店铺的次数
直接引导进店收藏店铺数从当前页面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店铺后又收藏店铺的店铺数
全引导进店指标
指标名称计算口径业务含义
全引导进店PV 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店铺页、宝贝详情页、店铺承接页等)的PV
全引导进店UV 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店铺页、宝贝详情页、店铺承接页等)的UV
全引导进店浏览转化率全引导进店UV/当前页面UV
全引导进店商品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访问店铺相关页对应的商品数(按商品ID去重)
全引导进店卖家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访问店铺相关页对应的卖家数(按卖家ID去重)
全引导进店GMV笔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记录用户ID、店铺ID(或商品ID),和当天的订单表中该用户在该店铺(或该商品)的记录关联,关联到的订单作为当前页面的引导订单,计算下单的订单笔数
全引导进店GMV人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下单的人数
全引导进店GMV金额全引导进店口径下,下单的总金额(原价*数量)
全引导进店有效GMV金额全引导进店口径下,下单的有效金额,按实际价格计算的金额再去掉店铺优惠券和店铺红包等
全引导进店GMV商品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商品数
全引导进店GMV商品件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商品件数
全引导进店GMV卖家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所有订单对应的卖家数
全引导进店支付笔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笔数
全引导进店支付UV 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人数
全引导进店支付金额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金额,买家实际支付的金额也包括买家的支付宝红包、天猫积分、集分宝等,是在有效GMV的基础上再去掉买家和卖家讨价还价后卖家的减价等。
全引导进店支付商品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商品数
全引导进店支付商品件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商品件数
全引导进店支付卖家数全引导进店口径下,成功支付的订单对应的卖家数
全引导进店支付转化率全引导进店支付UV/全引导进店UV
全引导进店支付客单价全引导进店支付金额/全引导进店UV
全引导进店加购UV 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宝贝后又添加到购物车的人数
全引导进店加购次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宝贝后又添加到购物车的次数
全引导进店店铺收藏UV 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店铺后又收藏店铺的人数
全引导进店店铺收藏次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店铺后又收藏店铺的次数
全引导进店收藏店铺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店铺后又收藏店铺的店铺数
全引导进店单品收藏UV 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宝贝后又收藏宝贝的人数
全引导进店单品收藏次数从当前页面两步(包含一步)到达店铺相关页面,访问过宝贝后又收藏宝贝的次数
模块指标解释
库存健康
现货率缺货率的反义词,应售可销货品数/应售货品数
平均周转天数近28天可销库存日均件数/近28天销售出库日均件数
滞销货值加权库龄超过90天的货品件数采购价
良品率良品库存/在仓库存,用于衡量当前货品的仓储利用率
货品效期对于食品,保健,母婴等入口货品进行强效期管理,指定入库效期标准和转残效期标准
货品管理
货品分层按照前端商品成交金额分层映射到后端
生命周期
- 新品货品发布且审核通过占用SKU宽度开始到货品入仓后90天以内均称为新品
- 常规新品入库90天之后,未被标记售止和汰换状态
- 售止采购小二和计划小二判定某一商品在某一段时间段内不销售,则标记售止状态,释放SKU宽度占用;售止货品3个月后开放逆向转常规
- 汰换采购小二和计划小二判定某一商品在5年内不再经营,标记汰换,汰换货品不可逆,始终为汰换状态
货品指标
货品ID 区分与商品ID,货品ID是后端货品标识,一个货品ID可以被组合进多个商品ID
良品件数货品入仓后,仓库会进行首轮质检,符合检验标准的会记录良品标识,是销售的主要库存
残品件数货品入仓后,仓库会进行首轮质检,不符合检验标准的会记录残品标识,是占用库存但不产生效益的货品
良品可销件数良品货品中,未被锁定的货品数量,锁定的原因可能是交易锁定,下架锁定,退仓锁定等
良品可销货值等于良品可销件数平均采购价
良品可销GMV 等于良品可销件数过去28天的日销GMV件单价
下单未确认件数计划小二下了采购单,但是供应商未确认的货品件数
确认未发货供应商确认可供货数量后,但是未进行报关报出,货品依然为开始运输状态的数量
在途件数计划小二下采购单后,供应商实际发货但未入仓的货品件数
下架库存计划小二根据整体货品计划,对部分货品进行锁定不售卖的库存量
采购入库件数货品通过计划小二采购单入库的数量
销退入库件数消费者退货后,仓库接收的数量,跨境货品多为不可二次售卖
销售出库件数通过前台售卖,仓库出库的件数
退仓出库件数根据合同约定,计划小二安排的退给供应商的货品件数
平均采购价一段时期内,各个PO单实际采购价的加权平均
折前毛利价差-税值优惠-头程费(港到仓费用)-退款影响(主要是退税退运费)-库存计提(库龄、效期、计提)+供应商补贴(采返、销返,资源售卖的利润)
折后毛利等于折前毛利-营销券
库龄当前时间 - 货品入库时间,by 仓维度
平均库龄根据每个单品的库龄按仓库进行加权求平均
供应商管理
MOQ Minimum orderQuantity,最小起订量,供应商用于平衡送货成本制定的标准
VLT Vendor LeadTime,供应商响应时间,指的是采购订单生成到供应商送货到库房之间的时间间隔
订单满足率供应商实际发货数量/订单采购数量,衡量供应商履约能力
送货时效性送货入仓时间符合预期的订单量/采购订单量
订单响应时间计划小二下单后供应商确认的时间间隔
送货良品率采购入库的货品质检后良品的数量/总订单数量
退货周期计划小二下发退仓单后,供应商实际提货出库的时间间隔
供应链库存健康管理
一、现货率:
1.现货率 = 应售可销货品数/应售货品数
1.1要梳理清楚现货率的计算逻辑,需要先理解直营业务整体的货品分类结构,如图1:
1.2 在上图的货品分类中,有三类商品分类很重要
- 有效商品池 = 应售无库存货品(包含新品审核通过和常规断货货品) + 在库库存>0货品,主要用于限定SKU宽度
- 应售货品 = 剔除售完即止、汰换清仓和赠品这三个状态的货品,主要用于计算现货率
- 在仓货品 = 良品+残品库存大于 0 的商品,主要用于计算良品率
2. 货品分层:
根据货品交易、IPVUV价值、流量获取能力等信息,我们会对货品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型匹配不同的流量资源包,最大化利用当前的流量以及构建完整的货品梯队建设。
而在资源28分配比的情况下,已经收到补货周期,最小起订量等供应链成本因素的影响,直接实际需要管理的货品就主要集中在成交贡献80%的超爆款和爆款上。因此,现货率的监控更需要结合货品分层才更有意义和实际操作价值。
3. 爆款现货率
货品分层为超爆款和爆款,且货品生命周期为应售状态(剔除售止,汰换和赠品),考量这部分商品的现货率:
超爆款现货率 = 超爆款应售可销SKU数/ 超爆款应售SKU数,目标:大于等于97%
爆款现货率 = 爆款应售可销SKU数/ 爆款应售SKU数,目标:大于等于90%.
二、周转(单位:天)
1. 周转 = 周期库存/周期销售计算周转的公式有很多,不同的公式代表的数据意义也不一样,对于直营而言,我们从常规的历史周转和预测周转中选择了数据稳定的历史周转,即过去的库存/过去的成交。
公式1: 平均周转(天) = 过去28天直营在仓可销平均库存件数/过去28天直营销售日均出库件数。优点是稳定,作为供应链考核指标被应用。
公式2:期末周转(天) = 当前在仓可销售库存/过去30天销售日均出库件数,主要用于衡量当前库存在交易稳定的情况下可支持多少天销售
公式3:预测周转(天) = 当前在仓可销售库存/预测未来28天日均销售件数(暂时不用)
2. 健康标准
考虑到跨境业务的到货周期,制定周转的健康指标为8-12周,即56天-84天。
如果行业能做到低于56天且超爆款现货率高于97%,那行业的周转就很健康并且资金积压会很少。但是低于30天就很有可能出现大范围断货,所以也要进行预警。
三、动销率&滞销
1. 计算逻辑
动销率分为前端商品动销和后端货品动销,考核的标准也是不一样。前端动销考核的是以item_id为维度,只要这个商品在统计周期内有成交即算做成交。后端货品动销以SKU为维度,必须是独立的采购下单货品。
公式1: 商品动销率 = 近30天成交商品数/近30天在线商品数
公式2: 货品动销率 = 近30天销售出库货品数/近30天在库可销货品数
2. 直营考核标准
2.1 前台动销率目标大于等于90%为合格
2.2 超爆款货品动销率为 95%,爆款货品动销率为85%,浅爆款货品动销率为70%,长尾款货品动销率为50%。
3. 滞销品规则
3.1 期末周转大于12周(84天),平均库龄高于90天,则定义为滞销品。
3.2 通常在业务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有白名单机制,比如refa,rever都不算滞销品。
4.滞销品考核标准
在仓滞销货品GMV 占比小于等于 5%。
四、 效期管理
效期管理区分为入仓前和入仓后。入仓前主要设置入仓标准,入仓后主要针对在库商品进行效期管理。
4.1 管理范围
当前在仓的所有货品,包含良品和残品。当前菜鸟主要以对接的大宝系统数据为准,比实际直营货品数据量要少。理论上,效期管理的有效货品池包含在仓货品数 = 大宝记录货品数 = 在仓良品+在仓残品。
4.2 入库标准
在入库前需要盘点货品是否效期管理,非效期管理的货品直接入库,效期管理的商品遵循以下规则:
- 常规情况: 所有商品剩余效期大于等于2/3才能入库,比如365天保质期的商品,剩余效期必须大于等于244天才能入库。
- 特殊情况:部分流通过或者长效期商品,采购会要求修改入库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购发起邮件审批,业务leader确认以及库控leader确认后才能正常入库。入库前需要库控在菜鸟系统中修改入库门槛限制。1/2是基线,低于1/2的绝对不能入库。 #### 4.3 效期管理
- 预警: 剩余效期超过1/2,action: 无。
- 临期: 剩余效期超过1/3,action: 要求在前台商品界面标记商品到效日期,确保消费者在购买时即知晓情况。
- 二级禁售:剩余效期超过1/4,action: 建议下架,系统直接通知采购将禁售商品转入促销商品池。
- 一级禁售:剩余效期超过1/10,或者剩余效期不足45天,货品强制下架。同时系统自动生成报废单进行处理。
4.4 效期数据管理
- 效期数据是保障消费者体验的最基础来源,对各个层级的效期商品需要及时进行提醒和处理。因此,对于在仓的效期数据,如果超过一定标准就要开始提醒库控,整体库存备货在效期层面出现计提资损。
-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临期商品细节,所有效期管理商品必须 by 仓 by 行业进行区分。
五、良品率
5.1
良品率 = 在库可销货品件数数/在库货品件数
在库可销售的定义参考第一条的直营货品分类。货品在仓库并且可销售库存大于0,则认定为在库可销,而在仓库里,不管是良品还是残品,由于都会占用仓库面积,所以都会计算进入在库货品数。
5.2
良品率考核标准: 所有行业良品率大于等于90%,正常,数据 by 仓 by 行业查看。
残品率占比低于5%。
附:库存健康的选品范围库存健康度管理一定要在我们可预期范围内,并不是所有在SCM已经发布的货品都是我们需要管理的目标范围。整体进销存管理范围包含:
-
在仓有库存的货品,不区分是否售止、汰换;
-
曾经入仓销售,当前0库存,但未标记售止/汰换,且非赠品,即应售0库存货品;
-
新品创建并通过审核,且已下单。
模块指标解释
NPS NPS 用户净推荐值,用于衡量消费者对于国际消费的口碑
正品心智
- 正品怀疑率统计日前30天至统计日期间,商品正品怀疑相关的负评数/商品评论数
CCO
店铺DSR 过去180天店铺在商品描述,物流服务,服务态度三个方面的评价综合得分
物流服务DSR 消费者星级评价
商品描述DSR 消费者星级评价
退款发起率相对计算口径:在一段时间内发起退款的订单量/15天前支付订单量
成功退款率相对计算口径:消费者发起退款后商家成功退款的订单量/15天前支付订单量
- 物流退款率因物流原因导致的退款订单/15天前支付订单量
- 品质退款率因商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退款订单量/15天前支付订单量
纠纷发起率申请介入发起纠纷量/支付子订单量
品质负面评价率品质相关的负面评价量/有内容的评价量
退款时长退货退款case平均完结时长/退货退款量
菜鸟订单履约
- 晚到必赔达成率分子:进口业务在一段时间区间内使用菜鸟保税服务创建且表达承诺送达时间的物流单量在承诺送达时间前完成签收的单量,分母:进口业务在一段时间区间内使用菜鸟保税服务创建且表达承诺送达时间的物流单量
- 保税次日达达成率分子:使用菜鸟保税服务创建且承诺送达时间为支付日期后1天的物流单量在承诺送达时间前完成签收的单量,分母:使用菜鸟保税服务创建物流订单且承诺送达时间为支付日期后1天的物流单量
- 保税平均时效进口业务在一段时间区间内使用菜鸟保税服务创建的订单从支付时间到签收时间的总天数
数据统计具体定义
1 基础全局统计指标(分AB桶)仅统计直营商品,作为分桶参考,为了分桶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初期按照用户进行10%-100%的逐步放开。
-
IPVUV。不同item之间进行UV去重后的指标。按如下4个维度对比统计,后续维度一致不赘述。
- 旧版手淘detail。
- 新版手淘detail。(自建详情)
- 猫客detail。
- BPU的detail。
-
IPV。一个用户访问1个item算一个IPV,而不管这个用户访问这个item几次,用于统计用户浏览深度的变化。
- A+
-
点击率=点击UV/IPVUV,此统计指标只指发生页面跳转的点击率。
- A+
-
加购率1=加购UV/IPVUV。统计用户连续行为加购率。
- 加购UV A+数据中有,加购率额外算
-
加购率2=加购PV/IPV。统计单次行为加购率。
- 加购PV A+暂无,额外计算
-
直接引导转化率=直接支付UV/IPVUV。支付口径的转化率,按当前页面直接引导转化算。
-
全引导转化率=全引导支UV/IPVUV。支付口径的转化率,按页面二跳之内转化的引导算。
-
次均停留时间=每次访问的平均停留时间间。(这个可以根据现有通用的计算方式)
- A+
-
次均翻屏次数=每次访问的滑动翻屏的次数,指看了几个屏幕的数据。
- 每次访问最大屏幕深度??
- 模块精准曝光
- 每次访问最大屏幕深度??
2 对比功能统计指标(分AB桶)
- 点击跳转类(点击UV/点击率)
- 底部bar点击:唤起旺旺、进入店铺、收藏、立即购买、加入购物车。
- 评价-查看全部。
- 页中店铺区:了解直营、进店逛逛。
- 直营官方推荐商品区点击率 vs 原看了又看商品推荐区点击率。
- 非点击跳转类(点击UV/点击率)
- 基础功能区各项指标,包括领券、有券、物流、服务、积分、规格、参数等。
- 顶部tab,包括:宝贝、评价、推荐、详情。
3 新增功能统计指标
- SKU选择区点击UV。
- SKU选择区点击率=SKU选择区点击UV/出现SKU选择区的商品的IPVUV。
- 凑单区点击UV。
- 凑单区点击率=凑单区点击UV/出现凑单区域的商品的IPVUV。
- 直营买手说点击UV。
- 直营买手说点击率=直营买手说点击UV/出现直营买手说的商品的IPVUV。
- 品牌站点击UV。
- 品牌站点击率=品牌站点击UV/出现品牌站的商品的IPVUV。
- 直营官方推荐商品点击UV/点击率。
- 直营官方推荐查看全部商品按钮点击UV/点击率。
- 直营王牌栏目点击UV/点击率。分3个位置统计。
- 大促胶囊点击UV。
- 大促胶囊点击率=大促胶囊点击UV/出现大促胶囊的商品的IPVUV。
- 领券区点击UV。
- 领券区点击率=领券区点击UV/出现领券区的商品的IPVUV。
4 新增页面统计指标
- 凑单页面
- 页面UV
- 点击率
- 加购UV
- 加购率
- 直接支付转化率
- 全引导支付转化率
- 直接引导成交金额
- 全引导成交金额
- 品牌站页面
- 页面UV
- 点击率
- 直接支付转化率
- 全引导支付转化率
- 直接引导成交金额
- 全引导成交金额
- 直营官方推荐页面
- 页面UV
- 点击率
- 直接支付转化率
- 全引导支付转化率
- 直接引导成交金额
- 全引导成交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