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
(一九三〇年十一月)
这是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十二日赣西行动委员会(65)扩大会及十五日省行委扩大会两次会议中到会代表的报告,我在会上略记的,虽很简略,也可见赣西南土地斗争之一斑。
一分田情形
纯化:
远的十里一乡,一乡好歹搭勾分。去年(一九二九)十二月分第一次。本年三月分第二次,以原耕为单位,抽多补少。现在分第三次,抽肥补瘦,已开始分,还妥十多天才能分完。
偏廷:
去年(一九二九)十二月,分了豪绅地主的,未分公田及富农的田。今年三月,没收一切,按生产力分(66)。五月第三次,没收一切,按劳力平分,但不是彻底平,由肥
田多的拿些肥的出去,瘦田多的拿些瘦的出去,未分甲乙丙三等扯平。以村为单位的多。
水东:
三次都以乡为单位。第一次本年正月,抽多补少。第二次六月,抽肥补瘦,仍不彻底,许多人不满意。现在分第三次。各乡土地委员集中于区,组织土地委员会,互相帮助去分,实行抽肥补瘦。打开吉安,城内千多人回去,同样分田。将次分完,十七乡分了十三乡。
西区:
分了两回。今年八月第二次,虽分上中下三等,好歹平分,实际没有彻底。乡为单位。乡太大了,田远的隔六七里,农民不要。
最近区委下通告,第三次彻底分,抽肥补瘦,烧粮册田契。区派五个巡视员去帮助分。
儒坊:
第一次本年正月,好歹平分,不彻底,留了公田。有些乡为单位,有些村为单位。第二次五月,群众拿了反水首领的田分与贫民(这些人第一次是分田的)。第三次(即现时),分上中下三等平分,南岳庙一带三四乡新争取的区域,尚未分好。西逸亭分好了(?)。村为单位。
安福:
没有反水的地方这次尚未分,先分反过水的地方,限十天分完,彻底平分。七区分了一半,五区分了三分之二,其余反水地方不曾分。全县九个区中,第一区全未反水,
第二区三分之一未反水, 第三区半数未反水, 第四区三分之一未反水, 第五、第六、第七区五分之三未反水, 第八区一半未反水, 第九区即城区全反水。沿城区三十里地方完全反水, 未反水地方是沿永新、莲花、袁州[67]赤色区域的原故。这些未反水地方都是"弱小民族", 受大村庄迫的。这些地方都分过田, 抽多补少, 只未抽肥补瘦。
东固:
乡为单位。去年(一九二九)七月分田, 抽肥补瘦, 分甲乙丙三等扯乎, 未分二次。后因当红军的将田交归政府, 现在把这些田在各村的交与各村的人耕。民众吵, 所以去年七月即把田平分了, 口号是"搭匀来"。
峡江:
本年正二月, 第一次分土豪劣绅的田。第二次三月, 分公田。第三次四五月, 分富农的田, 才彻底分好, 抽肥补瘦。以村为单位, 因为田多人少, 有田无人罢。新发展区域分了二次。第一次两星期之前, 分得马马虎虎。第二次, 目前, 限五天分好, 好歹扯匀。
水南:
第一次本年三月间, 抽多补少。第二次八月, 沿白色区域边界抽多补少, 不抽肥补瘦, 其余抽肥补瘦。不过党部负责人特别分好田, 勤令农民帮同作田。
儒林:
今年三月分第一次, 抽多补少。五月全区反水。六月打倒守望队, 第二次分田, 有几个乡抽肥补瘦分好了,
大多数乡名分实未分,因为尽是AB团在那里主持。乡为单位,特别情形才有村为单位的。
永新:
西北特区,老幼残废无耕作能力的,比普通人多分一半。全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也是如此,还加上家属无耕作能力的那些"工作人员",也是多分一半。此办法,西北特区有一部分实行了,但经特委西路工作会议批驳了,因为这是从慈善观点出发,有人笑为"孤寡路线"。永新普遍全县分出,分过两次,第一次是打开龙源口后,第二次是今年六月西路工作会议决定后到九月实行的。现在还有一区(城区)全区,四区(南乡)之一半,五区(东乡)全区,占全县五分之一的地方,没有分配得好。永新农民愿以生产量为标准分田,全县代表大会接受了。
吉水:
阜田、同水田分好了,金滩没有分好。
"见人分"。"好的搭丑的"。"分初坏"。
"河南佬"是个困难问题。谷村一个乡,每人只分二担田。
万安:
村为单位。第二次分,已经抽肥补瘦了(?)。
分宜:
村为单位分田。论谷分,不论田分。被反革命烧了二千多栋房子,三十多里无老房子。
二荒田现象
东固:
最低每人分得十六担谷田(每担八十斤上下),许多田无人耕。山荒了大部分,因为采桃子(38)工钱太贵只好不采,也不挖山。
纯化:
荒了四五百箩谷田。因为:(一)三月分田正值农忙,没有家私,分的田又少,又离得远,所以荒了好多。(二)当红军及出外办事的二十大几(即谓二千七八百人),人力不够。
水东:
荒了几里。因为红白交界——临河地方,吉安城反动派时往骚扰,一天要几百人放哨,放三层哨,还在夜间时常被敌杀死。
水南:
荒了几百担谷田。因为留公田,农民不愿租了去耕,所以荒了。"我分了几担谷田,够得吃了,不愿耕公田。"
儒林:
荒了千多担谷田,禾熟了无人割。因为田是反动的地主富农守望队的,这些人走了之后,政府不把它分与农民,农民便没有责任去耕去割。(儒林是吉安近城的区。)
安福:
道浦区、崇文区荒了六千担谷田。因为报复屠杀主义,反水农民不敢回家;又因为分田不彻底,只数早上分。这两个原因,都是由于富农领导作鬼。安福田多人少,湖南人、永新人、河南人,多在安福作田,只要你替他对政府完粮,他就把田给你作。为什么人少?因为不讲卫生,死亡的多。
新余:
三个红色区内荒了几百担谷田。因为一部分人当红军去了。红白交界又荒一些。
分宜:
荒了几十担谷田。
永新:
一般说来没有荒田,总共荒了百担谷以内。
赣南:
凡红白交界地方都荒了许多田。
三 工人分田问题
永新农民反对工人平分土地,永新代表大会没有接受这个意见。
泰和有一区,工人分了田,减少了工资,后头又恢复了。
吉安工人做工不满半年的照分田,做工过了半年的
分半田。
四分山问题
永新代表大会决定,茶子山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
吉安代表大会(一九三〇年十月)决定竹木山不分,乡苏管理,农民使用。需用竹木的,得政府许可,可去采伐。茅草山随便采伐。
油茶山[21],永新、峡江、延福、儒行、东固、泰和、西区各处均分了。儒坊、纯化,没有油茶山。万安没有分山。
分宜,本年(一九三〇)十一月五日,省行委派刘林栋参加县行委,决定一个分山的办法,并提交第二次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办法是:"三百元以上一块的山归苏维埃,三百元以下一块的山归原主管。"但在今年五六月时("二全会议"[38]以前),因为接了上级(北路行委第四次扩大会)命令,已经以乡为单位平分了山岭,虽然本县没有开什么会议。十一月翻案,农民很不满意。
山有七种:(一)木梓山[21],(二)杂粮山,(三)原料山,(四)竹木山(小竹木山、大竹木山),(五)柴火山(茅草山、柴火山),(六)矿山,(七)荒山。
根据毛泽东著《农村调查》(一九
四一年延安出版)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