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渐入佳境

一、“钻”,比动笔更重要!

翻着手机上的日历,看着屏幕上一片空白的文档,小蔡不禁有些心慌。坐在对面的老马看到小蔡的神情,打趣道:“小蔡,碰到硬骨头了吧?这几天要熬夜了。”

小蔡挠挠头,满面愁容地说:“马哥,我还真不怕熬夜,只是第一次主笔这种大稿子,心里有些发忧,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哎,憋了一上午,也没敲几个字。”

元宵节前后,市里要开全市工作部署动员大会。主任把为郑书记起草大会讲话的任务交给了小蔡。像这样的大稿,小蔡还是第一次担纲。压力越大,越没思路,这不,打开文档一上午了,一句话也没有敲出来。

桌上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是主任:“小蔡,今天下午市委开务虚会,你去旁听一下。”

小蔡迟疑了一下,还是鼓足勇气说:“主任,我正在写您布置的讲话,还有不到一周就要开会,时间已经很紧了,您看,要不我就不参加了,专心写稿子?”

“你啊,磨刀不误砍柴工。让你去旁听,就是想让你好好领会一下领导们的思路,对今年的重点工作有一个全面把握!”主任笑着给小蔡解释了一番。

小蔡恍然大悟,原来让他参会另有深意:“多谢主任,我一定按时参加!”

老马热心地叮嘱道:“主任是让你听会吧,赶紧把录音笔找出来带上,领导一开讲,你就开录,尽量原汁原味地把领导的话记下来。这对你写稿子的帮助可大了。”

下午的务虚会一直开到晚上七点多才散会。小蔡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内心却充实极了。会上,领导们畅所欲言,提了很多对市里工作的设想,谈了不少重点工作。听完这次会,今年的动员会讲话稿怎么写,小蔡心里已经有谱了。会上领导们语速快,小蔡有不少地方没记清楚,还好听老马的话带了录音笔,小蔡准备赶回办公室,趁热打铁把录音稿整理出来,再琢磨研究一番。

主任叫住了他:“小蔡,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东西给你。”

回到办公室,主任先是问小蔡:“怎么样,听会收获挺大吧?”

小蔡眼睛都亮了:“主任,太受启发了,我之前闭门造车对着电脑憋稿子,路子完全不对啊!”这时,主任递给小蔡一个优盘:“看来你找到点感觉了,再给你一个宝贝,这里面是郑书记一年来大会小会讲话的录音整理稿,还有公开发表的文章。回去好好研究一下,郑书记讲话的风格和焦书记不太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主任的电话就追过来了:“小蔡,你研究郑书记的讲话,有哪些心得?”

“郑书记讲话就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比较平实,重数据分析,喜欢用数字说话。另外,郑书记比较喜欢谈问题,在这方面我可能还要多下功夫,把目前市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梳理一下。”

主任在电话那头笑出了声:“小蔡,你这次学习蛮有成效嘛。给领导代拟讲话稿,一定得符合他的风格,这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我个人体会,写稿子得学会‘钻’:一是‘钻’到会里面去,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领导出席的会议和调研活动,做好记

录;二是‘钻’到文里面去,多研究领导之前的讲话和平时撰写的一些重要文章。在‘钻’的过程中,感受和贴近领导的思维、逻辑和文风,这样才能‘适销对路’……”

挂了电话,小蔡重新打开了昨天的空白文档,默念:“‘钻’,比动笔更重要!”

二、“兵荒马乱”的一天

小蔡早上刚到办公室,就喝了一大杯咖啡,但还是困顿不堪。本想尽快把焦书记的一篇讲话稿改完,但脑子怎么也不听使唤,仿佛一团糊糊,个把小时过去了也没改几行字。此时的小蔡,越发后悔昨晚刷手机折腾到凌晨才入睡。

小蔡拖着沉重的双腿站起来倒水,路过老马身边,只见老马把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小蔡忍不住问:“马哥,您这状态也太饱满了,刚布置的主持词您就要弄完了?”老马往椅背上一靠:“是啊,我五点起床,早上还跑了三公里呢!”小蔡瞠目结舌:“跑步了还不累?我要跑三公里,估计得喘半天。”

“小蔡,跑步啊,是越跑越精神!”

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是焦书记:“小蔡,你通知上次农业产业化座谈会参会的三位专家,市委党校胡教授、市职业大学曹教授,还有农科院的王教授,请他们下午来我办公室。还有几件事想听听三位专家的意见。直接通知专家本人就行。”

上次座谈会是小蔡通知的,应该存过三位专家的电话。小蔡连忙去翻手机通信录,一看,竟然没存。没办法,只能给三个单位的办公室打电话。

职业大学办公室一直没人接电话,不知道人跑到哪儿去了。农科院的倒是接了电话,不过小伙子业务不熟,半天也没查到王教授的手机号码。

焦书记是个急性子,见小蔡半个多小时还没回话,电话立马追过来了:“怎么样,小蔡,三位专家下午能过来吗?”

小蔡只能硬着头皮告诉焦书记:“焦书记,正在联系,党校的胡教授可以过来,还有两位老师没联系上,一旦确定我尽快报告您!”

还好焦书记没说什么。

小蔡突然想起,上次座谈会科长也参加了,科长会不会存了几位专家的联系方式?果然,科长手机里都存了。小蔡注意到,科长的手机通信录中每个专家的备注都很详细。

小蔡好奇地问:“科长,您通信录的每个人都备注得这么详细吗?”

“是啊,这不应该是‘规定动作’吗?联系过的人第一时间存好备注,写清单位、职务,再联系起来才方便。”科长意味深长地看着小蔡说。

对比之下,小蔡很是汗颜。科长是一个特别讲究“规定动作”的人。比如:每天早上把待办事项列好贴在办公桌面上;工作结束时清理电脑和办公桌……

有了科长存的联系方式,小蔡很快就跟焦书记交了差。刚准备喘口气,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这次是主任。

“小蔡,上次你起草的新年部署会讲话很不错,我已经把信息科整理的现场录音稿发你邮箱了,请你尽快和讲前稿对照一下,把涉及改动的地方都标出来,做一版花脸稿,便于明天办公室业务学习。”

小蔡一听,内心不由哀叹,这个工作量可不小,要把改动的地方一一用修订模式标出来,估计又得一两个小时!既然领导布置了,赶紧开工吧。

同科室的小刘不知啥时候站到了小蔡身旁,见小蔡正拿着两份纸质稿一行一行地对照寻找不同,赶忙说:“蔡哥,Word 里有一个比较功能,只要把改前和改后的文件放到一块儿,就可以自动找出修改的细节,并标记成修订模式!”

小蔡赶紧请小刘教自己,这招还真是管用!看来,会打字跟会用 Word 完全是两码事,自己得多买几本办公软件教程学一学喽。

下班路上,小蔡用手机的语音识别软件“写”了一篇工作笔记:

今天一天磕磕绊绊,工作效率太低,简直是“兵荒马乱”的一天。感悟一,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难以保障,今后得早睡早起,跑步健身,精力够充沛,工作才可能“打鸡血”。感悟二,得有自己的“规定动作”,比如,通信录备注要详细,办公桌面、电脑文档、文件资料要随手整理,节约后续查询时间。感悟三,尽快学习并使用能够提升效率的办公软件,给高效工作插上翅膀。

三、“推活儿”的“讲究”

秘书科有个“土规矩”,大家每天轮流值日。今天是小蔡值日,昨天晚上,他还专门把闹钟往前调了半小时。早上一走进办公室,小蔡看见小李正满头大汗地拖地,水也打好了。小李是最近从乡镇遴选上来的小伙子,憨厚寡言,别人高谈阔论他从不掺和,遇事总是“嘿嘿”一笑。

小蔡赶紧抢过小李手里的拖把:“兄弟啊,科里有值日表,你今天帮我干,明天帮老马干,后天帮科长干,那不一直都是你干了?事

务性的工作我们一起分担,你得空赶紧练练笔杆子,争取少熬夜啊!”“嘿嘿,好的。”小李不好意思地笑着,没再坚持。

搞完卫生,大家也陆续到了。小蔡刚打开电脑准备开始码字,传来了敲门声。小蔡一抬头,只见督查室的王科长拿着材料站在门口。

小蔡连忙起身:“师傅,什么风把您吹来了?最近没下去督别人,怎么得空到我们这儿来巡视了?”

王科长是从秘书科提拔到督查室的,那会儿小蔡刚到秘书科,写材料还摸不着门道。王科长总带着小蔡“推稿子”,因此,小蔡一直把王科长当“恩师”。

“小蔡,你还是这么没正形。”王科长拿着手里的材料拍拍小蔡,“你们科长呢?我有事找他商量。”“科长刚被领导叫走了。”小蔡答道。

“我待会儿也有会,先不等他了。小蔡,帮我跟你们科长说一下,是这样,一季度有几个领导批示事项,相关委局还没有反馈办理情况,你们秘书科直接服务领导,力度大,能不能请秘书科牵头督一督这几个件?!”听了王科长的话,小蔡感到为难,秘书科没有督查的职能,能督吗?但碍于面子,他也不好直接拒绝王科长。当面推活儿?那不把师傅给得罪了。于是,小蔡先接过材料说:“明白了师傅,那我待会儿先跟科长汇报一下。”

送走王科长,小蔡的屁股还没坐到椅子上,又有人来敲门,这次是政研室的周科长。周科长之前在党校工作,刚到政研室没多久,小蔡跟周科长并不熟。周科长手里拿着一沓材料,也是来找科长的。

周科长似乎很着急:“那我先给你说吧,下周市委开全市农业工作会,政研室牵头准备会议材料,这是会上各部门的发言提纲,我们已经审过一遍,你们能不能协助我们再审核一下?也算是我们正式征求你们的意见了。”

瞅瞅电脑上还没写完的材料,小蔡在心里掂量了一下: 审核不就是改材料? 这工作量可真不小,要得又急。小蔡还真动了“推活儿”的心思: “周科长,我们最近手头稿子也特别多,要不您先放这儿,等我们科长回来我跟他汇报一下! ”周科长想了想,说了句拜托,放下材料走了 (见图 8- 1)。


图 8-1 “推活儿”的“讲究”

科长回来了,小蔡第一时间汇报了两起“求助”事件: “科长,您看这忙,哪个能帮? 哪个能推? ”科长翻着材料反问道: “小蔡,你怎么想? ”小蔡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王科长是秘书科的老人,他的事咱们不好意思推。周科长咱也不熟悉,况且最近材料确实多,要不跟他说说,推掉算了? ”

科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老王想让咱们牵头督查,虽然我们私下很熟,帮忙打电话督促一点问题也没有。但让我们牵头,就涉及部门职责。秘书科没有督查职权,怎么能牵头? 部门职责分工的基本原则,是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至于政研室那边,咱们应该帮。虽然下周会议的文字材料是政研室主办,但为领导提供文稿服务是咱们的本职,秘书科不能当甩手掌柜,应配合政研室把数据、案例、情况搞准,确保不出现错误。所以,这个事咱不能推。”小蔡琢磨着科长的话: “就像我们科里的值日制度,每个人首先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大家当然要互相帮衬着! ”

科长点点头:“对,首先要做到‘不多事’,尊重职责分工,尽好本职、守好本分;其次是‘不误事’,在搞好本职的基础上,团结协作、主动补台。”

小蔡嘻嘻一笑:“‘推活儿’都推出理论来了。明白了,工作协调有讲究!”

四、得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从文电科出来,小蔡简直气炸了,从二楼到三楼短短几步路,他已经在心里把文电科副科长小吕“怼”了十几遍。

同屋的小马感觉气氛不对,小心翼翼地问:“怎么了蔡哥,脸色这么难看?”这下可让小蔡逮住吐槽的机会了:“这个小吕,拿着鸡毛当令箭,公报私仇。不就是上个月演讲比赛我赢过他,这么记仇?写得这么好的文件,非让我删掉一半!”

原来,农业局给市委办报了一份加快全市智慧农业建设的文件,想以市委办的名义印发。因为焦书记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所以主任安排小蔡负责办理。小蔡和农业局办公室的同志们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一连熬了几个通宵搞出了文件稿,不承想,报到文电科,第一关都没过去。

吕副科长拒绝得很明确:“中央前不久下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规定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十页。我们市里的细则要求重要文件不超过八页,一般性文件不超过六页,你们这个文件竟然有十二页,得删掉一半再报来!”

小蔡赶忙赔上笑脸:“兄弟啊,智慧农业是个新事物,需要解释得充分一点,你看这意义能删吗?重要性能删吗?指导原则能删吗?

都不能啊!”吕副科长不为所动,冷冰冰地把要求重复了一遍,小蔡气得转身就走。

“怎么删,这么重要的文件!小马,你说说怎么删!”小蔡在办公室滔滔不绝地抱怨。小马一个劲儿地朝小蔡使眼色,小蔡回头一看,嘿,吕副科长就站在小蔡身后呢。小蔡一时语塞:“你……”

吕副科长拍了拍小蔡的肩膀,笑道:“兄弟,你不是下不了手吗,我来帮你一起删。不是我为难你,精简文件的精神就是这样,我帮你一起调整,改完你就知道了,文件短一点,绝对是好事。”

一番话说得小蔡无言以对,默默坐下打开文档。整整一上午,吕副科长带着小蔡大刀阔斧地调整。和上级文件重复的内容,删!穿靴戴帽的套话,删!冗长的表达,删!最后,文件留下的净是干货。

小蔡从前到后翻看着改出来的“精简版”,彻底服气了。

“吕副科长,还真别说,现在文件只有六页,反而说得更明白了!”小蔡满意地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小口。

“是啊,文件是可以写短的,而且写短了的文件更有力量!”吕副科长伸了伸懒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蔡哥,王主任叫您去他办公室一趟,有任务要辛苦您!”小马刚从王主任那儿回来,打断了小蔡和吕副科长的“神仙会”。小蔡跟吕副科长迅速告别,抓起笔记本直奔王主任办公室。

“小马下周休假,他负责的秘书长办公会会务,你盯一下,具体工作跟他对接好。我马上有个会,不跟你细说了!”王主任开门见山。

小蔡回到科里,狠狠拍了一下小马肩膀:“你小子,自己要休假了,让我们给你打工!”小马嘿嘿一笑:“辛苦蔡哥了,我这休假也是受益于‘减负’,这个会办起来不复杂,我给您捋一下。”小蔡一

脸不屑:“你小子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之前也办过这个会,每次提前好久就要让部门报材料,还要印材料、打座签,折腾半天!”小马打印出一张议程,交给小蔡:“这次的秘书长办公会,有两个议题需要委办局的负责人汇报,这次明确说了,不用提前交材料了,座签也不再摆,完成会务工作完全没问题!”

小蔡还有点没回过神。之前办会,打座签、印材料往往要耗费很大精力。座签要打印得工整、美观,还要摆成一条直线。收材料更是个苦差事,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催,还要调格式、印刷成册。到了会上,汇报单位也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照着材料一念了事。

小马继续解释:“那天秘书长布置任务的时候说了,过去战争年代,几个人围着破破烂烂的桌子就把作战会议开了。我们现在开会,也要把形式主义的东西都去掉,得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这句话引起了小蔡深深的共鸣。形式主义占用时间少了,大家解决问题的精力就多了!

五、调研历险记:就想听听老百姓的心里话

这段时间,市直机关的同志们轮流休年假。市委办要求大家借休假的机会开展调研。小蔡跟焦书记说起这事,焦书记建议:“现在都在聊水果涨价,你可以就这个问题去搞一下调研啊。不一定要找一堆人开座谈会,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需要分析每个麻雀,解剖一两个就够了。”

“焦书记,您启发我了。我表舅就是做水果批发生意的,我就做这个调研选题吧!”

小蔡找到表舅,说要跟司机去广东拉水果。表舅的头摇得拨浪鼓一般,连连摆手:“你一个细皮嫩肉的学生娃,哪受得了跑车的

罪!”小蔡毕恭毕敬呈上两盒好茶,好说歹说,表舅才算松了口,不解地扔下一句话:“搞啥调研啊,真是没事找罪受。”为了确保这次能够摸到最真实的情况,小蔡反复叮嘱表舅,千万别告诉司机他是从市委办来的,只说是远房亲戚跟车干活就成。

表舅果然守口如瓶,一个字也没有吐给司机老吴。去程一切顺利,司机老吴也只当小蔡是个跟车的小工,指挥着小蔡装车搬箱,还一个劲儿地嫌小蔡动作太慢。“现在的年轻娃娃,看着挺壮实,身子骨咋这么虚?”可怜小蔡正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手上磨起了泡也不敢给老吴看到,两条胳膊早就酸痛不已,累得直不起腰。可他只能在心里暗暗叫苦。

货车在广东的批发市场装了近百箱各色水果,稍作休息就启程往回赶。白天装车累惨了,一上车小蔡就打起呼噜睡了过去。一觉醒来时,小蔡迷迷糊糊地瞥了一眼手表,竟然已是凌晨 1 点多钟了。

“咦?这货车咋开成 S 路线了?”小蔡觉得有些恍惚,等他看向司机老吴时,差点魂都被吓没了!老吴快睡着了!他的眼皮一个劲儿在打架,时睁时闭!小蔡赶紧喊了一声:“老吴!”老吴才清醒过来。小蔡好不容易才把一门心思继续赶路的老吴劝下了高速。

为了省钱,老吴坚持不住旅店,让小蔡裹着毯子在车上睡。小蔡还没有从刚才的险情中缓过神来,心咚咚直跳:“吴哥,刚才实在太危险了!”

老吴一脸歉意:“嘿嘿,我也是急着往回赶。夏天里,水果坏果率格外高,路上多花半天时间就得损失几千块。晚上高速路车少,我们都通宵开夜车,等到白天才眯一会儿(见图 8- 2)。”


图 8-2 调研历险记:就想听听老百姓的心里话

通过跟老吴聊天,小蔡才知道,水果批发价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天气热了导致坏果率高,水果的运输和保存成本更高了,这是水果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急也不能疲劳驾驶。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小蔡看着窗外黑漆漆的服务区,嘟囔着准备入睡了。“唉——”老吴长叹了一口气,“还不是为了多挣一点钱!你在车上睡,我去车下面铺张席子睡。”

“吴哥,车上舒服些,您别下去了。”小蔡不解,叫住了老吴。“我睡在下面看着油箱,怕晚上有‘油耗子’来偷油!”原来,跑长途运输的司机,晚上停车休息时还可能碰上偷油贼,几分钟就能被人偷走油,一下又得损失几千块。

所幸一夜平安无事,第二天老吴带着小蔡紧赶慢赶,总算在傍晚赶回本市高速收费站。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出口正排着长长的车队,检验员们挨个查车。眼看就要到家了,小蔡很开心,但老吴的脸上满是焦虑,有些坐立不安。

“请出示你的机动车行驶证、道路运输证、机动车驾驶证,把货箱打开。”终于轮到小蔡他们了。老吴赔着笑脸,紧张地瞅着两个检验员的一举一动。不一会儿,一个高个儿检验员快步走过来告诉老

吴:“这车不能享受‘绿通’免费政策,你拉的水果重量没达标,还不到核定载重量的 80% 。”

“同志啊,我这次运的是樱桃这类比较贵的水果,夏天不敢运太多,能否通融一下?”老吴的脸上难掩失望。“不行,规定就是这样的,请到那边缴费!”检验员公事公办。

无奈的老吴垂头丧气地走过去交费,他沮丧地告诉小蔡,享受“绿通”的限制条件很多,对水果种类、运输数量均有严格要求,有时出于经营风险考虑,拉的货还真达不到条件。

“‘绿通’是个好政策,要是能多考虑一下我们的实际困难就好了。市里又搞文明城市创建,早市、晚市都没了,马路边的大集场子也没了,来我们这里批发水果的小贩少了好多。实在不敢拉多,真怕砸自己手里啊!”老吴满面愁容地跟小蔡叨叨着。

“小蔡,这也就是咱俩私下里聊,文明城市创建我支持。电视上说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没想到司机老吴的思想觉悟还挺高。

小蔡嘴上没说话,心里暗想:“这次调研,差点在高速路上‘遇难’,不就为了听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吗?不跟这趟车,哪里知道水果商贩有这么多的实际困难,我得把他们的急与盼全写进调研报告里!”

“小蔡,你的调研报告被书记批示了!”科长对小蔡说。

“问题找得准,调查扎得深,真话敢于讲,写法接地气。请印发相关部门和区县参阅,涉及的问题要拿出解决方案。要多一些这样的调研。”科长一字一句地念出书记的批示,最后说,“小蔡,你这次调研收获够大的!”

六、小蔡的新“担子”

“小蔡,还在加班啊?”这天,主任加完班准备回家,看见信息组房间的灯还亮着,只听到噼里啪啦敲键盘的声音,走过去一看,房间里只有小蔡一个人。

“主任,您怎么来了?”小蔡见主任来了,忙站起来回话,“还有好几条信息没编完,我正抓紧弄!”

“怎么就你一个人?小潘他们呢?”

小蔡憨笑道:“主任,我不好意思让大家加班。”

本以为主任会表扬自己,没想到主任板起了脸:“小蔡,你这不胡闹吗?你是组长,不光要带头干,更重要的是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带领团队一起干,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原来,最近主题教育工作任务重,市委办从各个基层单位抽调人手,组成了好几个工作小组。刚被提拔为秘书科副科长的小蔡挑起了新担子,被委派接替下乡扶贫的老张负责信息组工作,编印主题教育简报,报送相关信息,手下有了 3 个兵:区委办的小潘,街道办的小王和乡镇选调生小林。

小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一脸为难:“主任,我一直被人管,这一下子让我管人,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给他们派活儿。”

“小蔡,组织上让你牵头这个小组,管人管事对你来讲是天经地义,是组织重任、职责所在,是公不是私,是组织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你赶紧把小组管起来。”主任严肃地说。

有了主任支持这把“尚方宝剑”,小蔡底气大增。第二天一早,他开始试着给组里 3 个同志分配工作。没想到,一开始就碰到了软钉子。

先是小潘提出异议:“蔡科长,给省委办公厅报信息专报,以前一直是小林负责,您这次突然把这期编写任务分给我,考虑工作的连

续性,是不是还是小林负责好一点?”小蔡脸上有点挂不住,但也不好发作,只能勉强应承:“我考虑考虑!”

这边刚打发过去,小蔡听见那边小王和小林在打嘴仗。小王对小林说:“小林,蔡科长让咱俩一起弄这篇经验稿,要不你先弄个初稿?”小林毫不示弱:“蔡科长让咱俩一起写,没说让我先写初稿,要不我们一起去请示下蔡科长?……咦,蔡科长呢?”

眼看自己的“领导权威”要受到挑战,小蔡溜出去找主任取经去了!“主任,这组长也太难当了,您给我支支招啊!”

主任笑着道:“小蔡,我先送你一个锦囊,叫分工负责。你们组现在理不顺,主要是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造成的。比如信息专报,如果约定是小林负责,没有特殊情况还是应当让小林去办,不要这次让你办,下次让他办。按照分工,每次把具体任务分配到人头上,谁出问题,板子打在谁的屁股上。”

小蔡得了主任真传,赶紧回到组里,给大家明确了分工,果然,推诿扯皮的事基本销声匿迹,组里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小蔡不由暗自佩服:姜还是老的辣!没过几天,市里收到省委主题教育办的通知,要求各地抓紧报送脱贫攻坚、服务群众、作风转变、整改落实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成效,既要有总体性的报告,又要有典型案例汇编,任务理所当然落在了信息组。

又是一天傍晚,主任处理完手头工作,准备下楼回家,又有点放心不下信息组:这几天信息组任务重,小蔡能盯得住吗?于是抬脚拐到了信息组办公室。

与想象中兵荒马乱的场面不同,信息组安安静静——小蔡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小潘和小林都在聚精会神地敲键盘,小王在文件柜边上翻找材料。

“大家都还在忙呢?”“主任,您来了,上报的材料我们正抓紧准备,小潘主攻报告,小林在整理案例,小王搜集素材,我把一道关,估计明天就能给您材料初稿。”

主任听了将信将疑:“小蔡,你们动作很快啊,这么快就能拿出初稿?这套材料量可不小啊!”

小潘在一旁道:“报告动笔前蔡科长带着我拉了提纲,敲定了立意、篇幅、结构,写起来比较顺!”

小林也搭腔说:“我这边也是跟蔡科长先商量好了怎么选案例,有什么标准……我之前写专报,素材积累了不少,现在就是来料加工的问题!”

主任乐了:“小蔡,我今天来,本想送你第二个锦囊,叫明确标准,布置任务要把话说得明白些,标准提得具体些,千万别模棱两可,避免让大家反复折腾。今天一看,这第二个锦囊不需要送了!”

“主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信息组也是一个组织,想带好,不简单啊!我会好好琢磨您的两个锦囊,带着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小蔡一脸严肃地向主任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