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创作指南
创作背景和理念
相信把事情写下来的力量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用书写倒逼思维的跃进。写下想法和笔记以帮助理解世界的做法由来已久。为了利用我们重视的信息,需要一种方法将其打包并通过时间发送给未来的自己。我们需要智慧来做出正确的决定并采取最有效的行动。这一切都始于将事情写下来这一简单行为。
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激励自己持续学习和思考。为了让自己的网站有价值,必须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不断思考,从海量的内容中自己去挖掘有价值的东西。
相信分享的力量
个人收集的想法和笔记作为一种知识资产,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和复合,我希望掌握的这些信息,能够轻松、慷慨地以各种方式分享它,为我周围的人服务。
- 担心文章没有价值。应该说它或许会对一部分人有价值,对另一部分人没价值,自己要做的是扩大价值范围。
- 担心想法太幼稚被嘲笑。嘲笑别人的人都是没有素质的人,直接忽视。
- 得不到激励。那就自己激励自己,给博客加个统计代码,激励你的就是那些数据。
- 写不出内容。如果习惯了思考问题,就总会有东西写,先有思考,然后有总结,在总结中进一步思考。当然也可以试试把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试图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然后看看能否在整理的过程中走得更远。
设计哲学和方法论
CODE 工作流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 卡片笔记写作法
The ABCs of How We Learn
笔记中的索引思维与MOC
宁愿多做,不要不做。
坚持独立思考,个人手打输出。
宁愿少忘记,不要多新学,间隔重复对抗遗忘。
聚焦阅读、笔记与写作,不搞日程管理,不搞云上协同,不搞 All in one。
链接优先。尽量让每个文件都能和其他文件有链接,文件大小可以小至原子化的一句话,也可大至一篇长文。
关注文本内容本身。只使用同行的 Markdown 标准语法,尽量不用 Callout,尽量不用别名,尽量不额外引入 CSS 搞排版和美化,不搞 iframe 嵌入。
如非必要,不搞定制。例如 emoji 和 snippet 均使用系统级输入方案,例如文本编辑快捷键和VSCode 保持一致。
Obsidian 摈弃文件夹的管理方式,使用标签和属性进行索引管理。只有减少找到它的成本,才能增加利用它的可能性。
对于思维导图、pdf 阅读、音视频、图片等,Obsidian 相关插件没有独立软件好用。通过URL scheme和 Obsidian 联动即可。
实践工具
真正重要的事,是运用 Markdown 码字,运用双链建立知识网络,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由此引入了以双链为核心优势,深度管理知识内容片段的码字工具:Obsidian
Obsidian 不是什么?
- 不是信息收集工具
- 不是 Word
- 不是时间管理工具
用 Obsidian 做什么?
- 建立深度知识库,发现新知识点
- 建立索引,关联知识点
目前 Obsidian 的批量编辑和批量文件管理能力很弱,装了插件也是弱,所以用 VSCode 进行。